劉興詩,1931年5月8日出生于武漢,重慶南開中學、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畢業。先后在北京大學、華中師范學院、成都地質學院(成都理工大學)等校任教。曾經擔任成都理工大學學科專業建設高級顧問。地質學教授,史前考古學研究員,果樹古生態環境學研究員。
曾考察包括北冰洋在內的冰峰、高原、高山、峽谷、激流、平原、沙漠、戈壁、洞穴、巖溶、火山、海岸、海洋、森林、草原、河流、湖泊、沼澤等各種自然環境,經歷無數險境。
1945年發表第一篇作品,1952年開始科普創作,1960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,1961年開始科幻小說創作。新中國科幻小說第一代作家,歷經新中國科幻小說全過程,被認為是中國科幻小說重科學流派代表人物,迄今仍在創作。中國及亞洲最早參加世界科幻小說協會五作家之一。
至2006年12月,共出版122本書,發表其他作品約2000篇。獲獎116次。其中國際獎1次(美術片《我的朋友小海豚》,獲1982年意大利第12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榮譽獎,意大利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),海峽兩岸獎1次(童話《偷夢的妖精》獲1989年海峽兩岸第一屆中華兒童文學創作獎),全國獎30次,省市獎49次,報刊及其他獎25次。7本(套)全國推薦書。一些作品列入海峽兩岸小學課本、大學兒童文學教材,翻譯為多種外文,作為一些國家有關單位學習中文教材或參考教材,改編為話劇、廣播劇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