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海音,原名林含英,籍貫中國臺灣省苗栗。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,三歲返回臺灣,五歲隨父母到北京。她在北京成長、上學、就業、結婚、生育子女,一住二十五年。直到三十歲,1948年才返回故鄉臺灣,展開長達半個世紀、豐富有成的文學生涯,寫出四十余本令人難忘的作品,發掘無數優秀寫作人才,編選出版數百本優質書籍。她在寫作、編輯及出版上,對臺灣地區文壇貢獻巨大。晚年更投入兩岸文學交流及出版,是最早推動兩岸文學交流的人。
林海音曾主稿臺灣地區的國民小學一、二年級國語課本,長達三十年。她把兒童文學精神以及兒童趣味引進原本生硬枯燥的教科書中,獲得廣大學子喜愛。
林海音的寫作范圍很廣,包括小說、散文、兒童文學、劇本及文學史料等。其中以自傳體小說《城南舊事》最受讀者歡迎及文學界重視,成為經典小說。《城南舊事》以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城南為背景,透過一名伶俐的小女孩,書中主人公英子的純稚眼光,看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,溫馨動人,啟發人性。1960年在臺灣地區出版以來,受到世界華文文壇的重視,暢銷不衰。《城南舊事》被譯成英文、日文、德文、法文及意大利文出版,多次在國際獲獎。20世紀80年代初上海導演吳貽弓把《城南舊事》拍成同名電影,轟動全國,獲得多項國際大獎。
2001年12月,林海音病逝臺北,享年八十三歲。人們說,北京栽培了林海音,臺灣成就了林海音。也有人說,林海音以一支充滿感情及生命的筆,寫下了她生命中的兩地——臺灣和北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