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思妙想的“遺憾”之書——《蘿卜大廈》
由宜昌市教育科學研究院、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教育局、江夏區(qū)教育局、丹江口市教育局主辦,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、宜昌市新華書店、荊州市新華書店、江夏大橋中心幼兒園共同承辦的“百部經(jīng)典·千班共讀”2025年第3期(總第30期)共讀活動在5月1日如期開展。
活動以原創(chuàng)繪本《蘿卜大廈》為讀本,通過線上集體共讀,幫助教師拓寬閱讀領域;通過線下分班實施,幫助孩子提升閱讀能力。
由宜昌市教育科學研究院、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教育局、江夏區(qū)教育局、丹江口市教育局主辦,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、宜昌市新華書店、荊州市新華書店、江夏大橋中心幼兒園共同承辦的“百部經(jīng)典·千班共讀”2025年第3期(總第30期)共讀活動在5月1日如期開展。
活動以原創(chuàng)繪本《蘿卜大廈》為讀本,通過線上集體共讀,幫助教師拓寬閱讀領域;通過線下分班實施,幫助孩子提升閱讀能力。
《蘿卜大廈》是一部極富想象力的原創(chuàng)繪本。兔子村里出現(xiàn)了一棵巨大的蘿卜,就在所有的兔子都想著怎么吃蘿卜的時候,小兔子蘿卜特突發(fā)奇想,帶領大家用牙齒把大蘿卜建成了一座蘿卜大廈。蘿卜特成功了,蘿卜大廈建得真漂亮,可是沒過多久,住戶們又有了自己的想法,開始對大廈用牙齒擅自改造起來……最終,蘿卜大廈就像一場夢一樣消失了。
一、初探奇妙蘿卜世界
在小班圖書角,繪本《蘿卜大廈》被擺在顯眼的位置。午休前的自由活動時間,幾個孩子圍坐在一起,翻開了這本充滿趣味的書。
“快看!這個蘿卜比小兔子還要大!”軒軒指著封面驚呼,吸引了更多小朋友圍攏過來。孩子們用胖乎乎的小手小心翼翼地翻著書頁,你一言我一語地猜測著故事內(nèi)容。
孩子們的腦袋里裝滿了奇思妙想,他們雖然不認識文字,卻通過畫面展開了天馬行空的想象。有的孩子模仿小兔子啃蘿卜的樣子,有的則踮起腳尖比劃著蘿卜大廈的高度,純真的笑聲回蕩在教室里,對故事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就此被點燃。
二、愛意滿滿的溫暖時光
為了讓孩子們對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,老師們開展了親子共讀活動。家長們紛紛響應,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《蘿卜大廈》。
在親子共讀中,家長不僅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(nèi)容,還引導孩子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,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與互動。
三、專業(yè)講師深度領讀
5月15日,教師們通過線上領讀活動深入研讀《蘿卜大廈》,在蔣璐老師的專業(yè)引導下,深度挖掘繪本的教育內(nèi)涵,并結合教學實際認真記錄,為后續(xù)活動儲備專業(yè)知識與方法。
四、師幼共讀繪本
回到教室,各班教師隨即組織集體共讀。孩子們圍坐在一起,跟隨老師再次翻開繪本。老師結合線上共讀的內(nèi)容,提出更具啟發(fā)性的問題:“如果你是故事主角蘿卜特,會怎樣守護蘿卜大廈?”
孩子們積極分享自己的想法:“我們不能像小兔子一樣,要愛護玩具、愛護教室!”“還要愛護幼兒園的花花草草!”集體共讀讓孩子們在交流中互相學習,提升了語言表達的流暢性,并通過交流深化了對故事的理解。活動中,孩子們相互傾聽、分享觀點,既培養(yǎng)了換位思考能力,也讓愛護環(huán)境的意識在心中扎根。
五、從故事到行動的成長
結合繪本,教師引導幼兒多感官探索蘿卜:觀察外形、觸摸涼滑表皮、切開觀察內(nèi)部結構、嗅聞獨特氣味。通過生活化實踐,幼兒不僅加深對蔬菜的認知,更在勞動體驗中萌發(fā)珍惜食物的意識。
班級設立“環(huán)境小管家”崗位,孩子們輪流負責整理圖書、擺放玩具、提醒同伴愛護班級環(huán)境。小管家們認真履行職責,看到地面有紙屑主動撿起,發(fā)現(xiàn)同伴亂扔東西時耐心勸說。通過實際行動,孩子們將故事中的道理落實到日常生活中,成為班級環(huán)境的守護者。
在《蘿卜大廈》建構活動中,小班孩子們化身‘小小建構師’,用積木合作搭建出充滿想象的童話世界!這樣的游戲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與創(chuàng)造力,更讓孩子們在探索中體驗到建構的樂趣。
六、教師思考
本次共讀活動以《蘿卜大廈》為載體,通過自主閱讀、親子互動、集體討論與實踐延伸,成功激發(fā)了小班幼兒的閱讀興趣與探索熱情。活動中,孩子們在繪本觀察與集體討論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與想象力;通過觀察實物蘿卜、積木搭建等實踐,提升了動手能力與空間思維;擔任“班級小管家”的經(jīng)歷,更讓責任意識與合作分享的品質(zhì)悄然萌芽。家園共育的深度參與,不僅將閱讀延伸至家庭,也成為親子情感聯(lián)結的溫暖紐帶。未來將繼續(xù)以生活實踐為切入點,設計更多寓教于樂的活動,助力幼兒在閱讀中收獲多元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