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最美人間四月天,春風和暢,書香滿園。4月22日至23日,在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,著名作家孟憲明來到湖南長沙,為湖南師大附中星沙實驗學校、長沙縣中南第二小學、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星沙實驗小學,帶來了三場以“在故事里種一顆太陽”為主題的校園公益講座。
孟憲明老師,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、民俗學家,河南省兒童文學學會會長,河南省民俗學會副會長,河南大學兼職教授。著有長篇小說《雙筒望遠鏡》《大國醫(yī)》《念書的孩子》《花兒與歌聲》等文學作品二十余部,影視劇本三十余部,專著三部。作品數(shù)十次榮獲國際、國內(nèi)大獎。
閱讀是成長的階梯,能點亮知識的燈塔
“文字給我們提供了想象力,更使人類的想象力變得無邊無際地遼闊。”
作為一位用文字為無數(shù)孩子點亮夢想的作家,一位用故事傳遞愛與智慧的引路人,關(guān)于閱讀,孟老師如是說:“我們的生命歷程是很短的,活100年也就100年了,怎么能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呢?就是靠讀書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,是我們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,所以讀書是了不得的。”
愛讀書,要找到喜歡讀的書
孟老師認為,有兩種書是好書,一種能夠滋養(yǎng)人,讀后成為精神成長的一部分;還有一種能啟發(fā)人——即便當時沒意識到受了啟發(fā)。滋養(yǎng)的書,大多是在兒童時期完成滋養(yǎng)的;啟發(fā)的書,大多是在成人以后實現(xiàn)啟發(fā)的,所以說孩子們要讀書。而要想好好地讀下去,就要找自己愛看的書。
談到閱讀習慣和經(jīng)歷時,孟老師說,因為小時候太好奇了,只要看見有字的東西都要去讀一讀。“真正好的閱讀是自己愿意讀,找一個舒服的姿勢,找一個不冷不熱的地方,然后就開始讀了,有的時候在哪兒都可以看書。”
《念書的孩子》背后的故事
“文學是情感的演繹,寫的是生活的傳奇以及埋在傳奇下的真情。”
孟老師向孩子們介紹,《念書的孩子》其實是一部先有電影后成小說的作品。電影《念書的孩子》《念書的孩子2》曾分別獲得第九屆、第十屆美國圣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(jié)“最佳電影”;長篇小說《念書的孩子》獲中宣部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(shè)“五個一工程”獎。“如果想完整地理解這個作品,就得看小說,小說是很完整和細致的。”孟老師說。
對于如何寫作,孟老師告訴大家,《念書的孩子》這個故事,40分鐘就寫完了,“當真的來記錄它時,就要細細地寫了,就像陽光是怎么樣照在你的頭上?陽光照在你的書桌上和陽光照在你的房頂上,那是一樣的嗎?一定要細細地觀察你的生活,要有好奇心,要觀察,要思考。”
給孩子們的禮物,《花兒與歌聲》
“月亮走我也走,我跟月亮手牽手,我問月亮到哪兒去?月亮光笑不開口……”在孟老師的長篇小說《花兒與歌聲》中,有花有歌。這首《月亮走,我也走》是孟老師為《花兒與歌聲》專門創(chuàng)作的歌謠,曾由中央電視臺銀河藝術(shù)團的孩子演唱。孟老師在現(xiàn)場清唱了這首歌謠,作為讀書節(jié)送給孩子們的禮物。
熱愛生活,要關(guān)注生活的細節(jié)
在故事里種一顆太陽,這個“太陽”是什么?孟老師認為,這個“太陽”就是熱愛,一定要熱愛自己的生活,關(guān)注生活中的細節(jié),因為每一天都不一樣。孟老師也建議孩子們試著寫一些東西,把自己小小的感受寫進日記,并努力把它寫得好一些。“一個小花盆,豐富到一年四季、春夏秋冬完全不同。將來想寫作,就要先當一個有意思的人,要具備關(guān)注生活細節(jié)的目光,要把內(nèi)心的錦繡告訴大家。”
寫作是一件幸福又美好的事情
在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孟老師繪聲繪色地分享了自己成長和文學創(chuàng)作的經(jīng)歷,潤物無聲地引導孩子們理解閱讀與寫作。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,心中的疑問都有了答案;對寫作心懷膽怯的孩子,也在孟老師的引導下釋懷大笑。閱讀與寫作的種子在孩子們心田萌發(fā),向陽而生。
“孟爺爺,你寫作的動力是什么?”
孟老師回憶:自己寫作的開端是13歲時讀過一本書,想寫一本一樣的書;19歲時寫了很多東西,會講很好的故事;上大學以后,下決心要寫作。他說,寫作剛開始很難,但是一直寫下去,漸漸就得心應手了。他幾乎天天在寫,寫得不全好,但都是自己想寫的,所以老寫。
“孟爺爺,你寫的每個人物都那么生動,秘訣是什么?”
“想把一個人寫得活靈活現(xiàn),如果寫表情,就會寫眼睛。”孟老師分享道,自己寫過小說、電視劇劇本、電影劇本。寫電視劇,必須會寫語言;寫電影,就要會寫動作;但寫小說,就要會寫人物的眼睛,怎么看,怎么微笑,否則就不夠傳神。
“孟爺爺,以后還準備編故事嗎?”
孟老師表示,寫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,會一直給大家寫下去,因為他內(nèi)心生活著那么多孩子。他希望在座的孩子們有一天說,曾經(jīng)聽一個寫稿子的老頭兒講了個故事,受到了怎樣的啟發(fā),最后希望多年后再見面,大家跟他一樣,與書籍相伴,為幸福而寫作,他就開心了。
故事是心靈的種子,而作家就是播種的人。孟憲明老師用文字,帶領(lǐng)孩子們在故事的土地上種下一顆太陽,這個太陽會照亮成長的迷茫,會溫暖孤獨的角落,也會點燃孩子們心中對世界的無限遐想。文字是心靈的翅膀,閱讀是遠行的力量,希望大家愛上閱讀,勇敢表達,期待與孟憲明老師的下一次相遇,共赴知識的星辰大海。